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用于热毒壅泄、气滞血瘀所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连、地黄、大黄(酒炒)、甘草、蜈蚣(去头尾足)、赤芍、当归、丹参、玄参、炒桃仁、红花、蝉蜕、浙贝母。 |
其化学名为:(±)2[2[4[(4氯苯基)甲苯基]1哌嗪基]乙氧基]乙酸二盐酸盐其结构式为 |
|
| 生产企业 |
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
沈阳津昌制药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2021973 |
国药准字H20010114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用于热毒壅泄、气滞血瘀所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
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由过敏原引起的荨麻疹及皮肤瘙痒。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4g,一日2次;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一次口服用量加1倍,一日3次... |
口服。成人或12岁以上儿童,每次10毫克(1粒),一天一次。或遵医嘱。如出现明显...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可能有困倦、思睡、头痛、眩晕、激动、口干、鼻干及胃肠道不适等。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用于热毒壅泄、气滞血瘀所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
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由过敏原引起的荨麻疹及皮肤瘙痒。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孕妇禁用。 |
1、肾功能损害者用量应减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