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因潜在危险而不宜使用传统疗法、或对传统疗法反应不充分、或无法耐受传统疗法的中到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作为短期或间歇性长期治疗。0.03%和0.1%浓度的本品均可用于成人,但只有0.03%浓度的本品可用于2岁及以上的儿童。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他克莫司。 |
本品主要成份为:哈西奈德(氯氟舒松、哈西缩松)。其化学名称为:16α,17-[(1-甲基亚乙基)双(氧)]-11?-羟基-21-氯-9-氟孕甾-4-烯-3,20-二酮。 分子式:C24H32ClFO5 分子量:454.9。 |
|
生产企业 |
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宝龙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123430 |
国药准字H1999411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因潜在危险而不宜使用传统疗法、或对传统疗法反应不充分、或无法耐受传统疗法的中到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作为短期或间歇性长期治疗。0.03%和0.1%浓度的本品均可用于成人,但只有0.03%浓度的本品可用于2岁及以上的儿童。 |
接触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面积不大的银屑病、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扁平苔藓、盘状红斑性狼疮、脂溢性皮炎(非面部)肥厚性瘢痕。 |
|
用法用量 |
成人:0.03%和0.1%他克莫司软膏,在患处皮肤涂上一薄层本品,轻轻擦匀,并完... |
外涂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
|
副作用 |
据报道,在分别有12例和216例健康志愿者参加的临床研究中,未发现药物具有光毒性和光致敏性?在对19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的接触致敏研究中,有一例出现接触致敏的迹象? 在三项为期12周的随机赋形剂对照研究和四项安全性研究中,分别有655例和9163例患者接受了普特彼软膏治疗?在安全性研究中对成年患者和儿童患者的随防情况如下表所示:(详见说明书表格) 下表列举了三项设计相同?为期12周研究中?赋形剂组?他克莫司软膏0.03%和0.1%治疗组校正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四项安全性研究中未经校正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考虑这些不良事件是否与研究药物有关?(详见说明书表格) -可能与使用本品有关? - 儿童12周研究中所有发生带状疱疹的病例以及儿童开放性研究中出现的大部分带状疱疹病例均报道为水痘? 通常为疣? 在上表所列的临床试验中发生率介于0.2%并小于1%的其它不良事件包括视力异常?脓肿?类过敏反应?贫血?厌食?焦虑?关节炎?关节病?胆红素血症?睑炎?骨失调?乳腺良性增生?粘液囊炎?白内障?胸痛?寒战?大肠炎?结膜水肿?便秘?抽筋?皮肤念珠菌病?膀胱炎?脱水?头昏眼花?干眼?口干/鼻干?呼吸困难 |
对该药过敏者。由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原发性皮肤病变。溃疡性病变。痤疮、酒渣鼻。眼睑部用药(有引起青光眼的危险)。渗出性皮肤病。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详见说明书。 儿童用药:本品不适合用于儿童患者。 老年用药:据报道,在III期临床试验中,有25例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患者接受了本品治疗。这些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与其它成年患者一致。 |
儿童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老人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因潜在危险而不宜使用传统疗法、或对传统疗法反应不充分、或无法耐受传统疗法的中到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作为短期或间歇性长期治疗。0.03%和0.1%浓度的本品均可用于成人,但只有0.03%浓度的本品可用于2岁及以上的儿童。 |
接触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面积不大的银屑病、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扁平苔藓、盘状红斑性狼疮、脂溢性皮炎(非面部)肥厚性瘢痕。 |
|
药理作用 |
详见说明书。 |
药理: 1抗炎作用本品为局部用药,为高效含氟和氯的皮质类固醇,具有抗炎、抗瘙痒和血管收缩作用。本品在去炎松的骨架上,以氯原子取代21位羟基,其血管收缩试验测定抗炎效价倍数为360,已有证据认为血管收缩试验强度与疗效相一致。其抗炎止痒的作用机理是提高?受体对儿茶酸胺的反应性,通过激活腺苷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多,并抑制磷酸乙酯酶使cAMP破坏减少,结果使细胞中cAMP年浓度增高,同时又抑制组织胺的释放。本品抑制大鼠和小鼠肉芽肿增生的作用与地塞米松相似。用甲醛致小鼠和大鼠后足跟肿胀法观察,本品和地塞米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用高5倍量的氢化可的松也无抑制作用。本品对胸腺及脾脏有明显的减重作用。 2对各类细胞的选择性药理作用: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生成,抑制巨噬细胞分化及吞噬活性,抑制中性粒细胞粘附,降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抑制皮脂腺细胞活性。 3抗增生作用本品具有抗有丝分裂作用,它降低PNA的转录,从而降低DNA的合成,也影响DNA的修复,结果使表皮变薄,尤其对胶原的合成影响最大。 4免疫抑制作用本品通过与细胞浆的皮质类固醇受体结合,发生一系列反应,激活了细胞中溶胞基因的表达;它诱导淋巴细胞中核内DNA裂解直接杀伤淋巴细胞的死亡。 毒性:急性毒性试验,肌肉注射雌性小鼠LD50为84mg/kg,雄性小鼠LD50为35mg/kg;腹腔注射雄性小鼠LD50为215mg/kg;灌胃给药从250~1500mg/kg未见动物死亡。亚急性毒性试验,主要表现为胸腺和淋巴细胞的损伤。局部外用本品的致畸性尚无研究,但口服未见用药的人群致畸危险高于一般人群。大面积大量应用本品或封包用药,发现对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抑制作用。 |
|
注意事项 |
详见说明书。 |
大面积大量用药或封包方式可使经皮吸收多,可发生全身反应,尤其是低龄儿童和婴幼儿,出现可逆行柯兴氏征及生长迟缓,突然停药可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出现局部不耐受现象,应停药并寻找原因。警惕留在皮肤皱褶部位和尿布中的药物可吸收入体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