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风寒湿痹证,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及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上述证候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盐酸青藤碱。 |
牛黄、蛇胆、羚羊角、珍珠、三七、麝香等。 |
|
生产企业 |
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3020279 |
国药准字Z1094000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风寒湿痹证,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及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上述证候者。 |
清利湿热,活血解毒,去黄止痛。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发热,黄疸,小便黄赤,恶心呕吐,纳呆,胁痛腹胀,舌苔黄腻或厚腻干白,或湿热下注所致尿道灼热刺痛、小腹胀痛,以及传染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泌尿系感染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
|
用法用量 |
肌内注射,一次1-2ml,一日2次,或遵医嘱。 |
口服,1-8岁,一次0.15-0.3克;8岁以上一次0.6克,一日2-3次,温开... |
|
副作用 |
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 |
服用该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头晕、头痛等。如出现严重不适,请及时就医。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用于风寒湿痹证,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及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上述证候者。 |
清利湿热,活血解毒,去黄止痛。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发热,黄疸,小便黄赤,恶心呕吐,纳呆,胁痛腹胀,舌苔黄腻或厚腻干白,或湿热下注所致尿道灼热刺痛、小腹胀痛,以及传染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泌尿系感染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
|
药理作用 |
1、本品具有强烈的释放组胺作用,部分患者在注射后1-10分钟出现瘙痒、潮红、出汗,痛肿加重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在0.5-1小时内上述现象可自行消失(一过性);反应严重者,剂量可适当减少或停药,必要时,可用异丙嗪25-50mg对抗。 2、注射过程中,患者若出现手足或口唇发麻、胸闷、胸痛等症,可能是误入血管致快速降压所致,应立即停药,必要时对症处理。 3、偶见报道个别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处理方法同一般过敏性休克的防治,用肾上腺素可对抗。 |
||
注意事项 |
1、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慎用。 2、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低血压患者慎用。 3、首次注射一定要在医院进行。 4、首次注射完成后嘱患者静坐10分钟无特殊不适方可离去。 |
服用该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头晕、头痛等。如出现严重不适,请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