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慢性胆囊炎湿热蕴结兼血瘀症,症见两肋持续性胀痛或刺痛、压痛或叩痛、右肩背胀痛、口苦、腹胀、发热或寒热往来、恶心、厌油腻、纳差、口干不欲饮、尿黄、大便秘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茵陈、黄芩、柴胡、郁金、延胡索、薄荷、豆蔻、三七、连翘。 |
百蕊草 |
|
生产企业 |
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九华华源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133013 |
国药准字Z2009069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慢性胆囊炎湿热蕴结兼血瘀症,症见两肋持续性胀痛或刺痛、压痛或叩痛、右肩背胀痛、口苦、腹胀、发热或寒热往来、恶心、厌油腻、纳差、口干不欲饮、尿黄、大便秘结。 |
清热消炎,止咳化痰。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气管炎,鼻炎,感冒发热,肺炎等。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
开水冲服。—次1袋,一日3次。 |
|
副作用 |
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用于慢性胆囊炎湿热蕴结兼血瘀症,症见两肋持续性胀痛或刺痛、压痛或叩痛、右肩背胀痛、口苦、腹胀、发热或寒热往来、恶心、厌油腻、纳差、口干不欲饮、尿黄、大便秘结。 |
清热消炎,止咳化痰。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气管炎,鼻炎,感冒发热,肺炎等。 |
|
药理作用 |
个别患者出现腹泻,均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稀软便。 |
||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型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慎用。 |
尚不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