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小儿热毒实火,口舌生疮,牙根出血、颈颊赤肿,周身常生疮疖,疹后余毒不净。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地黄、芒硝、玄参、桔梗、甘草、金银花、青黛、黄连、连翘、龙胆、牛蒡子(炒)、水牛角浓缩粉、赤芍。 |
||
生产企业 |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 |
北京双吉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2020101 |
国药准字H1102133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用于小儿热毒实火,口舌生疮,牙根出血、颈颊赤肿,周身常生疮疖,疹后余毒不净。 |
用于过敏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及瘙痒症等。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
外用:一日2-4次,涂于患处,并轻揉片刻。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1.禁用于感染性皮肤病,如脓疱病、体癣、股癣等;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
禁忌 |
|
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 老人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
|
成分 |
清热解毒。用于小儿热毒实火,口舌生疮,牙根出血、颈颊赤肿,周身常生疮疖,疹后余毒不净。 |
用于过敏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及瘙痒症等。 |
|
药理作用 |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外用具有:(1)消炎、抗过敏、止痒及减少渗出作用;(2)可以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能消除局部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的发热、发红及肿胀,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3)免疫抑制作用:防止或抑制细胞中介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 |
||
注意事项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3. 过敏体质者慎用;4. 儿童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5. 服用期间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1.不宜长期使用,并避免全身大面积使用; 2.用药一周后症状未缓解,应向医师咨询; 3.涂布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用药,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4.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