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新型过敏性鼻炎、由过敏原引起的荨麻疹和皮肤瘙痒。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西替利嗪。 |
阿德福韦酯 |
|
生产企业 |
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 |
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00137 |
国药准字H2015005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新型过敏性鼻炎、由过敏原引起的荨麻疹和皮肤瘙痒。 |
本品适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并伴有血清氨基转移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
|
用法用量 |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盐酸西替利嗪口腔崩解片: 1、推荐成年人及2岁以上儿童使用。口服。不用水即可在口腔内崩解,然后咽下。 2、成年人或6岁以上儿童:在大多数情况下,推荐剂量为每日10mg,一次口服。若患者对本品较为敏感,可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5mg。 3、2-6岁的儿童:5mg/次,每日一次。 4、老年患者:肾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参照成人推荐剂量。肾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参见肾功能不全患者推荐剂量。 5、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度至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给药间隔应根据肾功能个体化。请采用下列公式和图表,参考病人的血清肌酐(mg/dl)计算:肌酐清除率=[140-年龄(岁)]体重(kg)x(0.85女性患者系数)/72x血清肌酐(mg/dl)。 对于成年肾功能损害患者剂量调整: (1)肾功能正常,肌酐清除率≥80ml/min,每日一次,每次10mg。 (2)轻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50-79ml/min,每日一次,每次10mg。 (3)中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49ml/min,每日一次,每次5mg。 (4)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每次5mg,隔日一次。 (5)肾病晚期-采用透析疗法的患者,肌酐清除率<10ml/min,禁用。 对于肾功能损害的儿童患者,剂量的调整还需要考虑儿童的肌酐清除率和体重。 6、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肝功能正常的患者,无需调整给药剂量。 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 1、6岁及6岁以上儿童:在大多数情况下,推荐剂量为每日10mg(10ml),一次口服。若患者对不良反应较为敏感,可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5mg(5ml)。 2、2-5岁的儿童:5mg(5ml)/次,每日一次;或2.5mg(2.5ml)/次,每日两次。 3、6个月-未满2岁儿童:早上和晚上各服用2.5mg(2.5ml)。 4、肝、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剂量调整:12岁以上(含12岁)的肾功能降低(肌酐清除率为11-31ml/min)患者、血液透析患者(肌酐清除率小于7ml/min)和肝功能损害患者,推荐剂量为5mg、每日一次。肝或肾功能损害的6-11岁儿童患者应使用较低的推荐剂量。因难以准确服用2.5mg以下剂量,并且缺乏6岁以下肝或肾功能损害的儿童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信息,因此不推荐在6岁以下肝或肾功能损害的儿童患者中使用盐酸西替利嗪。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 1、口服,成人或12岁以上儿童,每次10mg,一日一次或遵医嘱。如出现不良反应,可改为早晚各5mg。 2、6岁-11岁儿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推荐起始剂量为5mg或10mg,每日一次。 3、2岁-5岁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2.5mg,每日一次,最大剂量可增至5mg,每日一次或2.5mg每12小时一次。 盐酸西替利嗪糖浆、盐酸西替利嗪滴剂: 1、口服。 2、成人或12岁以上儿童:每次10ml,一天一次,或遵医嘱。若出现不良反应,可改在早晚各一次,每次5ml。 3、6-11岁儿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推荐起始剂量为5ml,每日一次,或遵医嘱。 4、2-5岁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2.5ml,每日一次,或遵医嘱。 盐酸西替利嗪片: 口服。推荐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使用。 1、成人:一次1片,可于晚餐时用少量液体送服,若对不良反应敏感,可每日早晚各1次,一次半片。 2、6-12岁儿童:一次1片,一日1次;或一次半片,一日2次。 3、2-6岁儿童:一次半片,一日1次;或一次1/4片,一日2次。 |
患者必须在有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用本品治疗。成人(18-65岁) 对... |
|
副作用 |
1、禁用于对本品的任何成分或羟嗪类药物过敏者。 2、禁用于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肌酐清除率小于10mg/min)。 |
一项480例中国HBeAg阳性的代偿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为期52周的研究,经研究者评估认为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 :疲乏、胃肠道反应(腹部不适、上腹痛、腹泻、恶心、胃部不适)、鼻咽炎、头晕、皮疹、脱发、肝区痛、自发流产、失眠、实验室检查异常(ALT、CPK和ALP升高、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减少),任何单个不良事件的总体发生率均≤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2%。最常见的为疲乏。唯一的严重不良反应为1例自发流产。 在两项针对HBeAg阳性和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国际研究中,阿德福韦酯10mg和安慰剂组48周的疗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本品治疗组的患者中发生率≥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3%的所有与治疗相关的临床不良事件包括 :乏力、头痛、腹痛、恶心、胃肠胀气、腹泻和消化不良。阿德福韦酯10 mg组观察到的实验室结果异常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但安慰剂组发生肝脏转氨酶升高的比率较高。 在研究437和438研究中,患者分别接受阿德福韦酯10 mg和安慰剂,疗程48周。在延长期的治疗中,492例患者接受了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新型过敏性鼻炎、由过敏原引起的荨麻疹和皮肤瘙痒。 |
本品适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并伴有血清氨基转移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
|
药理作用 |
偶有报告患者有轻微和短暂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嗜睡、激动不安、口干、腹部不适。偶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罕有报道过敏反应。 |
药效学特征作用机制: nbsp; 阿德福韦是一种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类似物,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即阿德福韦二磷酸盐。阿德福韦二磷酸盐通过下列两种方式来抑制HBV DNA多聚酶(逆转录酶);一是与自然底物脱氧腺苷三磷酸竞争,二是整合到病毒DNA后引起DNA链延长终止。阿德福韦二磷酸盐对HBV DNA多聚酶的抑制常数(Ki)是0.1μM,但对人类DNA多聚酶α和γ的抑制作用较弱,Ki值分别为1.18μM和0.97μM。抗病毒活性: 通过转染HBV的人类干细胞瘤细胞系确定阿德福韦体外抑制50%病毒DNA复制的浓度(IC50)为0.2~2.5uM。阿德福韦与拉米夫定合用在体外表现出附加的抗-HBV活性。耐药性: 对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仍然可检测到血清HBV DNA的患者进行了长期耐药性分析(96~144周),确定了rtN236T和rtA181V变异与阿德福韦耐药有关。体外研究发现rtN236T变异导致HBV对阿德福韦的敏感性降低4~14倍,产生这种变异的6/6名患者的血清HBV DNA发生反跳。rtA181V变异导致HBV对阿德福韦的敏感性降低2.5~3倍,产生这种变异的 |
|
注意事项 |
1、酒后避免使用:在治疗剂量下,本品不含强化酒精作用(血液酒精浓度每公升0.8g),但是必小心。 2、司机,操作机器或高空作业人员慎用:对健康志愿者的试验表明,每日服用20或25mg本品可能影响人的机敏性和反应时间,少数情况下服用10mg本品会导致机敏性降低。 |
使用的剂量不允许超过推荐的剂量。最佳疗程尚未确定。肝功能 : 停止治疗后的肝炎恶化。在停止乙型肝炎治疗(包括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中,已有报告发生肝炎的急性加重。所以停止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必须严密监测肝功能数月,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需要时应恢复乙型肝炎的治疗。国外临床试验中,约25%的患者在停止阿德福韦酯治疗后发生肝炎加重(ALT≥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倍的正常值上限)。这些事件大多发生于停止治疗后的12周内。这些出现肝炎加重的患者,其HBeAg通常未发生血清转换,表现为ALT升高并重新出现病毒复制。在对肝功能代偿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进行的研究中,肝炎加重通常不伴有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但是,肝病晚期或肝硬化的患者可能发生肝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增加。尽管大多数事件看来是自限性的,或在重新开始治疗后缓解,但已有肝炎恶化严重病例的报告,包括个别死亡病例。因此,患者在停止治疗后必须接受密切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