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维生素B6注射液、注射用维生素B6、维生素B6片: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维生素B6。 |
本品主要成份为双环醇。 |
|
生产企业 |
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协和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3020808 |
国药准字H2005171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维生素B6注射液、注射用维生素B6、维生素B6片: |
本品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转移酶升高。 |
|
用法用量 |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维生素B6注射液、注射用维生素B6: 皮下注射、肌内或静脉注射。1次50mg-100mg(0.5-1支),1日1次。用于环丝氨酸中毒的解毒时,每日300mg或300mg以上(3支或3支以上)。用于异烟肼中毒解毒时,每1g异烟肼给1g维生素B6静注。 维生素B6片: 口服。成人,一日1-2片;儿童,一日0.5-1片,连用3周。 维生素B6软膏: 外用。将药膏涂搽于洗净的患处,一日2-3次。 |
口服,成人常用剂量一次25mg,必要时可增至50mg,一日3次,最少服用6个月或... |
|
副作用 |
对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
服用本品后,个别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或中度,一般无需停药、或短暂停药、或对症治疗即可缓解。 在入选2200例12岁至65岁患者的双环醇片Ⅳ期临床研究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研究者报告30例与本品很可能有关或可能有关的不良事件,偶见(发生率<0.5%)皮疹、头晕、腹胀、恶心,极个别(发生率<0.1%)出现头痛、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睡眠障碍、胃部不适、血小板下降、一过性血糖血肌升高、脱发。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无本品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研究资料,同其它药物一样,应权衡利弊,谨慎使用。 儿童用药:12岁以下儿童的最适剂量遵医嘱。 老年用药:7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最适剂量尚待确定。 |
|
成分 |
维生素B6注射液、注射用维生素B6、维生素B6片: |
本品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转移酶升高。 |
|
药理作用 |
维生素B6注射液、注射用维生素B6、维生素B6片: 维生素B6在肾功能正常时几乎不产生毒性,但长期、过量应用本品可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出现神经感觉异常、步态不稳、手足麻木,若每天应用200mg,持续30天以上,可致依赖综合征。 维生素B6软膏: 偶见皮肤刺激如烧灼感,或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
药理作用 双环醇为联苯结构衍生物。动物试验结果发现:双环醇对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扑热息痛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氨基转移酶升高、小鼠免疫性肝炎的氨基转移酶升高有降低作用,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损害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体外试验结果显示双环醇对肝癌细胞转染人乙肝病毒的2.2.15细胞株具有抑制HBeAg、HBVDNA、HBsAg分泌的作用。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双环醇Ames试验、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大鼠灌胃给予双环醇250、500、1000mg/kg,雄性大鼠于交配前连续给药60天,雌性大鼠于交配前14天到妊娠后15天连续给药。雄性、雌性大鼠分别于雌性大鼠妊娠后第7天和第20天处死。结果显示对妊娠率、吸收率、活胎数、胎仔性别、胎仔体重、骨骼发育、内脏发育未见明显影响。 |
|
注意事项 |
1、维生素B6对下列情况未能证实确实疗效,如痤疮及其他皮肤病、酒精中毒、哮喘、肾结石、精神病、偏头痛、经前期紧张、刺激乳汁分泌、食欲不振。不宜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未经证实有效的疾病。 2、维生素B6影响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但对卡比多巴的疗效无影响。 3、对诊断的干扰:尿胆原试验呈假阳性。 |
1.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疗程结束后也应加强随访。 2.有肝功能失代偿者如胆红素明显升高、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慎用或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