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为淋病奈瑟菌氏所致尿道炎、前列腺炎、宫颈炎和直肠感染的二线用药,仅限用于对青霉素、四环素等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对淋球菌引起的咽炎,不推荐使用本品。由于多数淋病患者同时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因此应用本品治疗后应继以7日疗程的四环素或多西环素或红霉素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大观霉素。 |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辅料为: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索、蔗糖、玉米淀粉、硬脂酸镁。 |
|
生产企业 |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哈药集团制药六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64509 |
国药准字H2302261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为淋病奈瑟菌氏所致尿道炎、前列腺炎、宫颈炎和直肠感染的二线用药,仅限用于对青霉素、四环素等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对淋球菌引起的咽炎,不推荐使用本品。由于多数淋病患者同时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因此应用本品治疗后应继以7日疗程的四环素或多西环素或红霉素治疗。 |
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
|
用法用量 |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注射用盐酸大观霉素: 1、仅供肌内注射。成人: (1)用于宫颈、直肠或尿道淋病奈瑟氏菌感染,单剂一次肌内注射2g。 (2)用于播散性淋病,一次肌内注射2g,每12小时1次,共3日。一次最大剂量4g,于左右两侧臀部肌内注射。 3、本品使用苯甲醇作为溶媒,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4、临用前,每2g本品加入0.9%苯甲醇注射液3.2ml,振摇,使呈混悬液。 |
口服,儿童用量如下:1~3岁,体重10~15公斤,一次0.5~1袋;4~6岁,体重16~20公斤,一次1~1.5袋;7~9岁,体重22~26公斤,一次1.5~2袋;10~12岁,体重28~32公斤,一次2~2.5袋;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对本品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史者及肾病患者禁用。 |
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 口干、食欲缺乏 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为淋病奈瑟菌氏所致尿道炎、前列腺炎、宫颈炎和直肠感染的二线用药,仅限用于对青霉素、四环素等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对淋球菌引起的咽炎,不推荐使用本品。由于多数淋病患者同时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因此应用本品治疗后应继以7日疗程的四环素或多西环素或红霉素治疗。 |
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
|
药理作用 |
1、因本品大多采用2g单剂治疗,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2、个别患者偶可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短暂眩晕、恶心、呕吐及失眠等。 3、偶见头痛、一过性眩晕、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和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减少、肌酐清除率降低,以及碱性磷酸酶、尿素氮和血清氨基转移酶等升高。也有尿量减少的病例发生。 |
本品中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解热镇痛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能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症状;人工牛黄具有解热、镇惊作用。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不得静脉给药。应在臀部肌肉外上方作深部肌内注射,注射部位一次注射量不超过2g(5ml)。 2、本品与青霉素类无交叉过敏性。 3、发生不良反应时,对严重过敏反应者可给予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及(或)抗组胺药物,保持气道通畅,给氧等。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孕妇禁用。 (2)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若使用本品,应暂停哺乳。 5、儿童用药:禁用。 6、老年用药:应遵医嘱。 7、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
1. 服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2. 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服用;3. 避免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同时使用;4.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5.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