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适用于局部寻常痤疮、粉刺的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异维A酸。 |
本品主要成份为聚甲酚磺醛,为间甲酚磺醛和甲醛的聚合物。 |
|
生产企业 |
哈尔滨大中制药有限公司 |
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0538 |
国药准字H2005573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适用于局部寻常痤疮、粉刺的治疗。 |
1.妇科:用于宫颈糜烂、宫颈炎、各类阴道感染(如细菌、滴虫和真菌引起的白带增多)、外阴瘙痒、使用子宫托造成的压迫性溃疡、宫颈息肉切除或切片检查后的止血,尖锐湿疣及加速电凝治疗后的伤口愈合;还可用于乳腺炎的预防(乳头皲裂的烧灼)。2.外科与皮肤科:用于皮肤伤口与病变的局部治疗(如烧伤、肢体溃疡、褥疮、慢性炎症等),能够加速坏死组织的脱落,止血和促进愈合过程及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3.口腔科:用于口腔粘膜和齿龈的炎症,口腔溃疡及扁桃体切除后的止血。 |
|
用法用量 |
外用,取少量涂于患处。每日1~2次,6~8周为一个疗程。用药前应清洁患处皮肤,且等其干燥后再用药。 |
1.妇科:(1)聚甲酚磺醛溶液:①阴道冲洗:对本药按1:5的比例用水稀释,通常烧灼每周进行1-2次。治疗前先彻底清洁宫颈及宫颈管,去除分泌物,为此可将浸有聚甲酚磺醛原液的棉签插入宫颈管,转动数次取出,然后再将浸有药液的纱布块轻轻敷贴于病变组织,持续1-3分钟。②局部涂抹或敷贴:此时则无需稀释,用法用量同阴道冲洗。③止血:用浸有本药溶液(无需稀释)的棉片压于出血部位1-2分钟,即可止血。(2)聚甲酚磺醛栓: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宫颈炎、各类阴道感染、外阴瘙痒、使用子宫托造成的压迫性溃疡:每2日将1粒栓剂放入阴道。如果采用本药溶液病灶烧灼,则于两次烧灼间隔日放入1粒栓剂。为了使用方便,患者最好取仰卧位,先将栓剂用水浸湿,然后插入阴道深部。通常以晚间睡前用药为宜,配合使用卫生带,防止污染衣物和被褥。2.外科和皮肤科:将浸有本药溶液的纱布块压在出血部位1-2分钟,止血后最好擦干残留药液。治疗局部烧伤、褥疮和肢体溃疡也可采用同样方法,以使其坏死组织易于脱落。这些病例若继续使用本药凝胶则疗效更佳。3.口腔科:用法与用量同外科和皮肤科。口腔粘膜与牙龈病变患者,在使用本药溶液治疗后,必须彻底漱口。 |
|
副作用 |
开始用药时,可能会出现烧灼感或轻、中度刺激感,也可能出现发红或脱皮现象,这些反应在停药后可能会消失。如果刺激感持续并很严重,需停止用药并咨询医生。 本品外用时,异维A酸经皮肤吸收可以忽略,但口服异维A酸时有下列不良反应: 1.本药的副作用与维生素A过量的临床表现相似,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口唇及皮肤干燥、唇炎、脱屑、瘙痒、疼痛、皮疹、皮肤脆性增加、掌跖脱皮、瘀斑,还可出现继发感染等; 2.结膜炎、严重者角膜混浊、视力障碍、视乳头水肿,头痛、头晕、精神症状、抑郁、良性脑压增高; 3.毛发疏松,指甲变软; 4.骨质疏松、肌肉无力、疼痛、胃肠道症状、鼻衄等; 5.妊娠服药可导致自发性流产及胎儿发育畸形; 6.实验室检查可引起血沉快、肝酶升高、血脂升高、血糖升高、血小板下降等。 上述副作用大多为可逆性,停药后可逐渐得到恢复。副作用的轻重与本药的剂量大小、疗程长短及个体耐受性有关。 轻度不良反应可不必停药,或减量使用,重度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由医师作相应处理。上述不良反应大多为可逆性,停药后可逐渐得到恢复。 |
(1)孕妇禁用。(2)哺乳期妇女禁用。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妊娠期间局部应用此药的安全性。当全身用药时,异维A酸可使人胚胎出现畸形,但在大鼠身上进行的生殖实验结果显示,局部应用剂量为人的60倍的异维A酸凝胶时,对鼠的胚胎没有损害。故建议妊娠期间不要使用此药。2.该凝胶中的异维A酸经皮吸收可以忽略,目前尚不清楚异维A酸是否可以分泌至乳汁中,所以在哺乳期间不要使用此药。儿童用药:对儿童的安全性尚不清楚。口服异维A酸药物过量可发生骨结构的改变,包括儿童骨骺盘早熟融合。老年用药: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儿童注意事项: 遵医嘱。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禁用。 老人注意事项: 遵医嘱。 |
|
成分 |
适用于局部寻常痤疮、粉刺的治疗。 |
1.妇科:用于宫颈糜烂、宫颈炎、各类阴道感染(如细菌、滴虫和真菌引起的白带增多)、外阴瘙痒、使用子宫托造成的压迫性溃疡、宫颈息肉切除或切片检查后的止血,尖锐湿疣及加速电凝治疗后的伤口愈合;还可用于乳腺炎的预防(乳头皲裂的烧灼)。2.外科与皮肤科:用于皮肤伤口与病变的局部治疗(如烧伤、肢体溃疡、褥疮、慢性炎症等),能够加速坏死组织的脱落,止血和促进愈合过程及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3.口腔科:用于口腔粘膜和齿龈的炎症,口腔溃疡及扁桃体切除后的止血。 |
|
药理作用 |
聚甲酚磺醛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强酸和蛋白凝固作用杀灭细菌、真菌和滴虫。选择性地引起坏死或病变组织及柱状上皮蛋白变性。引起血管收缩和血浆蛋白凝固而止血。聚甲酚磺醛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包括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某些病毒,其中GardnerellaVaginatis、厌氧菌滴虫和念珠菌对之尤为敏感。但DoderleinVaginalflore(阴道乳酸杆菌菌丛)却基本不受影响。目前此药尚无引起抗药性的报道。聚甲酚磺醛对坏死或病变组织具有选择性的凝固作用,能够促进组织再生和上皮的重新覆盖。健康的磷状上皮则不受其影响,而柱状上皮的胞浆和细胞核却可能在接触此药后发生肿胀,随后几秒钟皱缩。聚甲酚磺醛局部应用不产生毒性。 |
||
注意事项 |
1.嘴唇、口、眼睛或其他粘膜部位以及鼻角处避免使用; 2.皮肤的敏感部位如颈部慎用; 3.凝胶涂抹的暴露部位应避免太阳光及UV射线的照射,如照射不可避免,应涂上一种防晒药品或采取遮蔽措施; 4.在凝胶使用期间避免使用日光灯; 5.皮肤破损处、湿疹样皮损处及日光灼伤处避免使用。 |
1.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动物试验显示本药无致畸作用,但尚未获得人体试验数据。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晚期),任何宫颈内治疗均应避免,宫颈外、阴道及其附近区域的处理和阴道烧灼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孕妇禁用本药溶液。2.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尚不清楚本药是否经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禁用本药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