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调和滋补。用于“龙、赤巴、培根”各病,陈旧性胃肠炎、溃疡,“木布”病,萎缩性胃炎,各种中毒症;梅毒、麻风,陈旧热病、炭疽、疖痛,干黄水,化脓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珍珠、朱砂、降香、沉香、诃子、西红花、檀香、牛黄、人工麝香、马钱子(制)、松石、坐台等一百四十味。 |
金樱根、菝葜、羊开口、金沙藤、积雪草。 |
|
生产企业 |
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54020057 |
国药准字Z4502160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调和滋补。用于“龙、赤巴、培根”各病,陈旧性胃肠炎、溃疡,“木布”病,萎缩性胃炎,各种中毒症;梅毒、麻风,陈旧热病、炭疽、疖痛,干黄水,化脓等。 |
清热解毒,利湿。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小便短赤,淋沥涩痛。 |
|
用法用量 |
口服。重病1日1克(1丸);一般隔3—7天或10天服1克(1丸);研碎后黎明空腹... |
口服,小片一次5片,一日3~4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孕妇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调和滋补。用于“龙、赤巴、培根”各病,陈旧性胃肠炎、溃疡,“木布”病,萎缩性胃炎,各种中毒症;梅毒、麻风,陈旧热病、炭疽、疖痛,干黄水,化脓等。 |
清热解毒,利湿。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小便短赤,淋沥涩痛。 |
|
药理作用 |
偶见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血尿素(BUN)轻度升高,血白细胞(WBC)轻度降低。 |
||
注意事项 |
服用前后三天忌食各类肉、酸性食物;服药期间,禁用酸、腐、生冷食物;防止受凉;禁止房事。 |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5.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